DeepSeek的横空出世再次将AI推至全球瞩目的焦点。在2025年迪拜世界政府峰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就这一话题发表了重要观点,为我们解读了AI领域的投入产出、To C市场应用以及中国创新环境等关键问题。
AI投入产出:To C领域的超级应用缺失
李彦宏指出,尽管AI技术进步迅速,成本持续降低,但企业仍需持续投入AI基础设施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他特别强调了大模型巨额投入的回报问题。虽然大语言模型在To B领域(面向企业)创造了大量价值,提升了招聘、电商、医疗等行业的效率,但在To C(面向消费者)领域,却尚未出现类似微信或Facebook那样的超级应用,能够吸引数亿用户并占据用户大量时间。这种超级应用的缺失,导致巨额投入的回报未能充分显现,也引发了市场对科技股估值的担忧。李彦宏认为,目前DAU/MAU比率远低于微信和Facebook的应用,如ChatGPT,表明距离出现真正意义上的To C超级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创新环境:DeepSeek诞生的土壤
李彦宏将DeepSeek的成功归因于中国独特的创新环境。他认为,创新难以预料,但营造有利的创新环境至关重要。中国AI领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进步,为DeepSeek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百度作为搜索引擎起家,天然具备发展大语言模型的优势,在2023年3月率先推出了文心一言。这种先发优势以及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企业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方面进行创新,最终催生了DeepSeek这样高性能、低算力成本的大模型。李彦宏以Robotaxi为例,说明了中国市场成本压力倒逼技术创新的现实情况。在成本更低的中国市场,只有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才能使Robotaxi商业模式得以实现。
未来展望: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对超级应用的探索
李彦宏的观点清晰地表明,未来AI领域仍需要持续的技术投入,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时,寻找并创造To C领域的超级应用,将成为决定AI投资回报的关键。这需要企业持续创新,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中国市场独特的成本环境和竞争格局,将继续激励企业在AI领域进行技术创新,为全球AI发展带来新的动力。DeepSeek的出现,不仅是一个技术突破,更标志着中国在AI领域创新能力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