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突破 10 萬美元大關後,加密貨幣市場並未如預期般一路高歌猛進,反而經歷了長達三個月的持續下跌。市場上充斥著「返貧」的聲音,許多原本獲利頗豐的投資者也陷入了困境。
一方面,比特幣 ETF 以萬眾矚目的姿態登上歷史舞台,另一方面,市場卻陷入極度低迷。面對如此糟糕的現狀,如果還抱持著過去幾輪牛市中「閉眼買入」就能獲利的思維,顯然已經行不通了。我們必須承認,加密市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面對當前令人沮喪的市場,我們該如何生存下去?或許可以從網球比賽中找到一些啟示。不妨先思考一個問題:在大滿貫級別的高水平網球比賽中,技巧和心態哪個更重要?而在普通業餘選手的比賽中,又是哪個更重要?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科學家兼統計學家西蒙·拉莫博士專門撰寫了《普通選手的非凡網球》一書。他通過長期觀察發現,網球運動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形態:一種是職業選手和極少數天才業餘選手的比賽;另一種則是普通業餘愛好者的較量。儘管兩者使用相同的器材、遵守相同的規則,但其本質卻大相徑庭。
經過系統的科學統計研究,拉莫博士總結道:職業選手通過主動得分贏得比賽,而業餘選手則因失誤不斷丟失分數。職業選手以精准有力的擊球展開漫長而精彩的對攻,通過持續施壓迫使對手失位得分。這些頂尖選手極少出現失誤,他們的比賽堪稱「贏家遊戲」,勝負完全取決於勝者的積極作為,勝利不僅意味著獲得更高分數,更意味著通過主動得分實現壓制。
然而,業餘網球則呈現完全不同的狀態。精妙絕倫的擊球、激動人心的持久對攻和奇跡般的救球都難得一見。相反,球頻繁觸網出界,發球失誤屢見不鮮。業餘選手很少真正擊敗對手,卻總在自我挫敗。這類比賽的勝利者之所以得分更高,往往源於對手犯下更多錯誤。
拉莫博士通過創新方法驗證了他的理論:他摒棄傳統計分體系,轉而統計得分與失分比例。數據顯示,職業比賽中 80% 的得分源於主動進攻,而業餘比賽中 80% 的得分來自對手失誤。
這意味著職業網球是典型的「贏家遊戲」,結果由勝者的優異表現決定;而業餘網球則是「輸家遊戲」,結果取決於失敗者的失誤次數。兩種比賽在本質上截然不同。
基於這一發現,拉莫博士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制勝策略:普通選手只需遵循「減少失誤,誘使對手自毀」的簡單戰術,即可持續贏得比賽。
他明確指出,若以獲勝而非娛樂為目的,核心策略應是穩健防守,保持擊球成功率,給予對手充足的犯錯空間。畢竟,業餘選手往往深陷「輸家遊戲」而不自知,終將在自我消耗中走向敗局。
拉莫博士在書中揭示了「贏家遊戲」與「輸家遊戲」的本質區別:所謂「贏家遊戲」,其勝利取決於超出預期的技巧;而在「輸家遊戲」中,勝利取決於比其他玩家犯錯更少。
被美國《財經》雜誌譽為「華爾街最聰明的人」、投資行業的領軍人物之一的查爾斯·埃利斯,將現代投資歸類為失敗者的遊戲,並為此撰寫了一本暢銷書《贏得輸家的遊戲》。
正如埃利斯在書中所說,投資就像打網球一樣,贏家只要少犯一點錯誤,就能獲得更好的長期業績,而輸家最終會虧損,因為他們總是反覆犯同樣的錯誤。沒有人可以避免犯新的錯誤,但成功的投資者重複舊的錯誤的頻率較低。
回到加密貨幣市場上來看,這裡曾經是一場贏家的遊戲,參與並獲勝需要高於平均水平的技巧。但到了今天,加密貨幣市場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演變成了一場失敗者的遊戲——少犯錯,只要生存下來就能獲勝。
因此邏輯變成了,我們只需要在其他人都瘋狂 PvP 或者瘋狂加槓桿時不做任何越界的事,就大概率可以在這場遊戲中極大提高獲得勝利的可能性。
這也是為什麼幾年前的市場只需要在牛市到來時閉眼買就能獲利,但現在已經完全不行,因為這場遊戲已經發生了本質變化。市場上超過 90% 的玩家不需要多麼高明的操作手法和策略,重要的是減少失誤和犯錯的頻率就能獲得超出平均水平的收益。
正如橡樹資本的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所說:「對我來說,我們要在投資中長期取得成功,或許最好的方式是不犯錯,不做錯誤的投資,沒有糟糕的年份。只要一筆一筆積累良好的投資,只要一年又一年業績穩健,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長此以往就是成功的投資生涯。」
以上,共勉。希望我們都能在這場遊戲中獲得自己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