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末以来,保险资金持续增持大型国有银行,尤其偏好H股,这一趋势或将持续甚至增强,主要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推动。
2025年1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发布,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表示,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并启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
平安保险及其子公司(平安人寿、平安资管)是近期增持银行H股的代表。数据显示,其已增持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均超过5%。
险资青睐H股的原因在于其更高的股息率和更低的市盈率。数据显示,六家国有银行H股的平均动态股息率(5.28%)显著高于A股(4.77%),市盈率也更低。工商银行H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股价上涨了13.69%。
民生证券分析师余金鑫指出,险资增持动作可能不仅限于H股,但H股数据更透明。
险资增持的背后是保险业保费收入的持续增长。2024年下半年,受益于存款利率下行和两全险、分红险的热销,保险保费收入增幅持续扩大。
瑞银证券和华创证券分析师均认为,险资将持续增持银行股,尤其看好高股息率的银行股,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凸显。余金鑫也预测,具有高股息率的银行(H股国有行股息率普遍在5.5%左右,部分A股股份行和城商行股息率也超过5.3%)将继续受到险资青睐。
总而言之,国家政策的引导、保险资金的持续增长以及银行股本身的投资吸引力共同促成了险资持续增持大型国有银行H股的趋势。